九種心
《華嚴經》開示以二十一種心親近承事上師、善知識。寂天菩薩將此二十一種心,攝為九種。此「九種心」即是弟子之相。若能依此承事上師,即能攝一切親近意樂之訣竅,決定能獲得成就。
「九種心」是;如孝子心、如金剛心、如大地心、如輪圍山心、如僕使心、如除穢人心、.
當弟子應以此「九種心」來依止、親近上師。唯有如此信仰、恭敬、供養、侍奉、取悅上師,才能與上師相應,真實証得上師傳授妙法的殊勝境地。
「九種心」解說如下:
1. 如孝子心:
依止上師之心,如孝子之心。從古代孝子的故事可知,孝子不是「我要怎麼辦就怎麼辦」,而是秉著「父母要我怎麼辦我就怎麼辦」。作為弟子承事上師,要像孝子一樣,察看上師容顏,順承上師心意,讓上師心生歡喜。
2. 如金剛心
依止上師的關係,如同金剛一般堅固,要在任何情況下,都不被破壞。
不管上師冷漠、批評,甚至呵斥,或者聽到別人毀壞上師的言語,都不會破壞強力依止上師的心念。
同時,也應遠離無常的心態。很多人初見上師非常激動,時間稍久一些,就視上師如常人,再久一些,會覺得上師不如自己,就不再依止了。這些情況都應盡力避免。
3. 如大地心
大地擔起地上一切有情、無情,無有一絲疲倦。承擔上師弘法利生事業的善心,弟子之心也應如大地一般。
「師志我志」,因此弟子承擔上師的如來事業,應隨緣、隨份隨力去做。不是把事情推給別人,或選擇喜歡的、輕鬆的做。弟子之心應如大地心,如大地能承載任何東西,不拒絕任何東西,不論大小、好壞、輕重,都不拒絕,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,也在所不惜。
承擔如來家業,或許有人會心生懈怠、疲倦,或者懷疑為什麼要做,或推諉他人承擔,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。反而應想成是一份莊嚴、殊勝,是來成就我們的。
以將軍披戴沉重鎧甲為例,由於將軍視鎧甲為殊榮,故不覺沉重,或難以承受。同樣的,若將善知識交付的事業視為莊嚴,則會覺得因緣殊勝難得,倍覺歡喜充滿。
4. 如輪圍山心
如輪圍山心,即是生起任何苦惱,都無法動搖的善心。
弟子依止上師之心、承擔上師事業的心,應像輪圍山般,圍繞著上師轉,不管遇到什麼苦惱,都能堅固穩重圍繞著上師、趨向上師。
5. 如僕使心
就像世間的傭人,一切以主人之意為主,不管主人要他做什麼,都是該做的,即使是最髒的事情,也心甘情願的做。
親近上師的心,也是這樣。如果我們對上師交待的工作,覺得低賤、委屈、沒面子,這是錯誤的想法。
佛法沒有貴賤、高低,無論掃大殿或掃廁所,都是莊嚴三寶的工作。如果能這樣思維,除了增加耐心外,也增長福德及智慧,這樣才能和上師的攝受相應,承擔更廣大的事業。
6. 如除穢人心
如除穢人心,即斷除了一切慢及過慢,和上師相處,自處卑下的善心。
由於除穢人心無值得驕傲之事,在人前永遠是自己最卑下。弟子承擔上師如來事業,亦應以謙下之心來承事上師,不應有傲慢的身、語、意。
7. 如乘者心
如乘者心,即對上師交付的重任,既使非常困難,也歡喜受持的善心。
「乘」是古代的轎子,如現代的大卡車,裝載沉重的貨物,雖然路途難行,卻無絲毫疲倦之心,都能勇敢地承擔下來。
《功德藏》經中說是;「極具忍耐,如柱子。」
《普賢上師言教》對此解釋為:「或施加難以承受的壓力,也應當盡力忍耐,猶如柱子一般。」
8. 如犬心
如犬心,即受上師呵斥,未起絲毫忿恨的善心。如狗被主人打時,毫不反抗,反而搖尾乞憐一般。
《般若經》說;上師對求法之弟子,若示現生氣、責罵,弟子對上師不應退捨,要「增上希求」。
9. 如舟船心
如舟船心,即對上師的弘法事業,不論承擔多少、不論如何辛苦,都不生厭患的善心。如江中擺渡船一樣,無論往來多少趟,也無疲厭之心。
若弟子見到上師吩咐的事接連不斷,即心生疲厭,此是不具足如舟船心。